家长心语 | 用文艺刷新理工,他靠DIY收获世界顶尖纳米科技offer

导语

对于很多家长和孩子来说,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中的关键时刻,也是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一道选择题。我们看到,越来越多的家长拥有国际视野和开放胸怀,他们愿意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,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校信息后进行理性选择。

瞄准更加精准长效的赛道,让孩子在热爱的专业乃至事业上,成为闪耀光芒的繁星,这是学生和家长的共同愿望。

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“家长心语”专栏,由我们的在校生家长分享选择大学、孩子成长的心得体会及心路历程。今天为我们带来分享的是201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罗逸伦的家长。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想说些什么吧~

 

罗逸伦和父亲合影

 01 放弃手中安全牌,坚定选择广以

我孩子从小就喜欢看书,哪怕高中最紧张的时候,都会一期不落地阅读《三联生活周刊》,还会看王小波、乔治·奥威尔、胡适、余华等名家的书。他的偶像就是乔布斯、马斯克,活着,就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,希望以后自己也可以为这个世界做一点点有意义的事情。

 

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,竞争非常激烈,12年苦读,只为冲刺高考。孩子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刷题,每天十几个小时地上课、做作业、模拟考。孩子临近高考,我们开始考虑孩子大学志愿的问题。几次模拟考下来,孩子的分数都上不了国内很好的大学或者专业。曾考虑过出国读,但孩子尚未成年,一个人出去,还是有点不放心,而且有点迟了,出国读书的孩子很多高中就已经出去了,再说,出国的费用,感觉有点是无底洞,能读成什么样出来,心里还是没底,综合种种,出国读书的事先不考虑。

 

其实,孩子的优势也很突出,数理化和外语成绩都不错,学校老师建议他往理工的路子走。在物色学校时,恰巧一个在汕大的朋友提到刚成立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。广以是一所理工科的中外合办大学,适合英语基础不错且对理工科感兴趣的学生就读。是年4月份,林丹明副校长在南方报业集团会议厅做招生宣讲,种种机缘巧合之下,我就去听了。

 

通过这次宣讲,我第一次知道广以建校的历史渊源,也第一次听说了犹太人教育和虎刺怕精神,回家上网查资料,了解到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都是精益求精的,对这所学校越看越爱。蔡元培先生说过:“大学者,囊括大典,网罗众家之学府也”,理想中的大学即是如此。秉持“兼容并包,开放多元”的教育理念,我相信广以这所新兴大学充满无限可能,孩子在这里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,也期待孩子未来海外深造,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来服务国家未来发展。

 

虽然看好广以,但做出选择依然是个艰难的过程。成绩出来后,孩子的成绩还不错,全省排名17000多,不考虑区域和专业的话,去偏远点的冷门985或者好点的211还是有机会的,学校的老师也建议我们在这里面优中选优,哪怕调剂,也不要浪费1分。孩子对去汕头读书也不是很情愿,他更想去沿海大城市读书。

 

后来我给他看了广以的相关资料,建议他去一次汕头,实地考察下学校,哪怕不去读也行,就当去一次汕头旅游,吃吃海鲜和牛肉火锅。孩子最后听了,就出发去学校看看,感谢广以的招生老师,让他和学校的外籍老师有了一次启发性的交流,也看到学校的校区建设和住宿环境条件优越,有了此次汕头之旅,孩子对入读广以算是比较认可。

02 初次实习,高科技企业“想留用”

2018年8月,孩子刚过完生日,就到广以报到了,通过日常微信聊天,孩子还是比较习惯广以的生活的。不得不提,广以很多家长都是环保、化工、生物的专业人才,也有不少是从事教育的老师和学者,整体素质都非常高,所以,他的同学圈层都比较简单,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也是不错的,孩子和同学很快就学到一起,玩到一起,生活还是比较快乐的。

 

孩子在大一入学阶段,除了学业,还努力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。孩子平时爱好电影,是诺兰和科波拉两位大导演的忠实粉丝,大一接手电影社团后,他组织观影活动和万圣节游园晚会,取得了不错的反响。他还报名东厦中学的志愿者活动,教授初中部物理课。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他参与学校的龙舟队,和老师同学一起顶着烈日训练,在端午龙舟竞渡当天,一时顶着烈日,一时顶着暴雨,把自己晒成了黑炭头,依然乐在其中。

罗逸伦在东厦中学做志愿者

2020年的疫情让一切增加了不确定性。大二课程本来就紧张,上半年时间都是在家上网课,对孩子学习能力是一次很大的考验。而疫情也影响到了广以招生,招生分数出现下滑。孩子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迷茫。这个时候,我建议他利用这个时间去做暑期实习,充实自己简历的同时,也可以开开眼界,在我们的鼓励下,他尝试写了份简历到中以科技合作紧密的广州生物岛,并如愿地进去暑期实习。实习期间,他和许多海归回来的博士研究生一起工作,做资料搜集、整理翻译、专家接待和会展布置等工作,凭借广以全英教育和扎实功底,他的表现得到同事、领导的认可,实习结束,公司也说欢迎他随时回来。2020年,最漫长、最难熬的一年终于平稳过渡,也算收获满满。

03 纯DIY申研,获名校纳米科技offer

2021年,在疫情影响出国交换、实验室建设延后影响科研的劣势下,广以第一届毕业的学长们海外申研依然首战告捷,一扫孩子们对学校出路、对学位证书含金量的疑虑。 事实证明,广以毕业的孩子在申研中受到众多海外名校认可。比如2021年,广以去了一个苏黎世联邦理工读研的孩子,2022年,苏黎世联邦理工就一下子发了5份offer给到广以的孩子,还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、南洋理工大学等海外名校,今年都是大比率接受广以孩子的申请。名校的认可,无形中给了孩子很大的信心,学习也更刻苦了。

 

到了2022年,申研提上日程。读中外合作大学,是为了看更大的世界。在读研地点选择时,儿子选择了历史悠久且科技发达的欧洲。北美与欧洲的留学费用差距比较大,孩子也不想给我们更多的经济压力。经过广泛的比较,孩子把目标学校定在荷兰和比利时,这两个国家和瑞士、英美比起来,热度和名气没那么高,但他们的科研实力是很强的,特别是在芯片、光刻机、纳米等领域,专业排名都很不错。

 

海外申研,孩子没有通过留学中介,而是听取老师和学长的建议,自己筛选学校和专业,联系老师写推荐信。最后的结果是很快拿到了多所名校的offer,成功申到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纳米科技研究生项目。鲁汶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,即将迎来建校600年大庆,也拥有欧洲最好的科研院IMEC(Inter-university Micro-Electronics Center)。IMEC是世界顶尖的微电子研究中心,以微电子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结合而举世闻名。

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(Inter-university Micro-Electronics Center,缩写IMEC)

04 广以四年,看得见的收获和成长

弹指间,四年时间就将要过去了,广以四年,给了我们什么?

 

我觉得,在这重要的四年时间里,孩子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,受到以色列做学问的虎刺怕精神影响,打通学研的任督二脉,敢于质疑权威,形成了对待知识、对待学问的态度。

 

同时,孩子也学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无论是语言考试,还是申研,到后面的留学签证、入学手续、租房子、买机票等,孩子都可以通过学校、学长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,独立去完成繁琐的工作,让家长看到孩子真的是在成长,也可以放心孩子出去面对未来的挑战。把海外更优质的教育变成自己的资源,可以站得更高,走得更远,未来,多了来去选择的自由。

 

四年,我们始终和孩子在一起,和广以在一起,看到它的问题,也看到它不一样的魅力。广以的缺点多得像星星,优点少得像太阳,可太阳一出现,星星都不见了。跟随内心,无问西东,Dream it, do it!

 

广以的生活片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