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专访 | 热爱+?=学好数学,她给出了答案

三尺讲台春风化雨,门下自是桃李成辉。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师团队,老师们全情投入,潜心钻研,成为学生们科学思维的开启者、科学道路的引路人,也因此收获学生们敬重和爱戴。我们推出的教师系列专访,将分享广以的师长大家们在治学修身、教书育人上的真知灼见和感悟箴言。让更多人走进广以课堂,走近广以教师,了解广以的办学特色与育人理念。

教师系列专访将分享广以的师长大家们在治学修身、教书育人上的真知灼见和感悟箴言。让更多人走进广以课堂,走近广以教师,了解广以的办学特色与育人理念。

Andrea Leonor Solotar

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

副教授

她是享有盛名的科学家,在代数领域有着深入研究,曾因突出的数学成就获得由阿根廷国家精准、物理与自然科学院(ANCEFN)授予的“数学奉献奖”。她也是三尺讲台之上的耕耘者,从青丝到白发,以纯粹的热爱和坚守解答了那道有关教育的“方程式”。

数学之美,毕生追寻 / GTIIT Faculty Features

与数学结缘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。“它需要相当缜密的、有条理的思考,刚好契合我所喜欢的思维方式。” Andrea对数学之美的追寻自年少时开始,在本硕博的探究中加深。自1978年进入大学至今,她已与数学相伴46年。

“但如果一辈子只研究数学,会是一场很孤独的旅行,” 她坦言, “你可能会困在个人思维里,慢慢被打败。”从大四担任学生助教起,她发现自己走进了更广阔的数学世界,成为一名师者的信念也就此种下。2020年,她跨越千里来到广以,成为一届又一届学子的良师与益友。

身形瘦削的Andrea背靠板书,面对台下100多双求知的眼睛,语气谦和,目光如炬。授课多年,她始终相信“解决问题”是数学学习的核心。“学生能够解决问题时,他们才真正了解这门学科。”她希望学生享受论证过程中的快乐,跳出“死记硬背”的思维定式,看到更广袤的数学之美。“如果数学只是公式的堆砌,我是不会对它感兴趣的,”她笑笑。

在Andrea眼中,解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好比烹饪美食,但并没有“万能食谱”,“要让你的想象力运转,找到不同解决方案。”课堂上,教材里,考试中,她将这种思路融入各个教学环节,鼓励学生用若干不同的证明方法求解,逐步提升分析、解决和应用问题的潜力。

因而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也成了重中之重。“一定要在有疑问的当下就提出,” Andrea解释道,“如果等到课上完了再问,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知识点就落下了。”日常教学中,不超过20个人的小组是她带领学生互动的绝佳空间,打磨其想问、敢问、会问的能力。在不断的引导中,学生的进步让她欣喜:“进入大二,能明显感受到他们的积极性跟刚入学时大不一样了。”而这样的训练也是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,“我能从学生的疑问中得到启发,比如一些学生的疑问与他们习惯用中文思考有关。语言本身会影响思维方式,这非常有趣。”

数学之难,在于思维 / GTIIT Faculty Features

当听到旁人谈及“广以数学不好学”时,Andrea表示,“数学总是难的,不止在这里,全世界都是如此。”在她看来,相比其他学科,数学更抽象,并不总有 “具体”的步骤或指令,“有时你遇到一个问题,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始思考——在广以会更难,因为学生同时还要适应全英教学。”突破这层“迷雾”需要数学思维脉络的“升级”,而这并不容易习得。

“因为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截然不同,” 她在接触过的每个国家都发现这种偏差,“高中主要是用公式做题求解,大学更注重数学思维,要看到‘是什么’背后的‘为什么’。” 这也导致了一些学生专业选择上的“误会”,“他们可能选了数学,但并不真的知道选了什么。”

因此,对刚迈入大学殿堂的新生而言,学好数学的第一步就是“重新理解它”。无论是office hour中努力挖掘学生的思维过程,还是习题课(Tutorial)上“问题先行”的广泛讨论,对数学思维的训练贯穿于Andrea的教学始终。她希望学生敢于理解抽象,在好奇的驱动下,有根据、有逻辑地钻研,也常常思考课程的优化方向,比如增加更多“习题课”来加强师生互动,或在预备学期中“简化部分内容,更侧重于转变认知的课程”,帮助学生完成“从高中到大学的思维蝶变”

如果在看清数学“真相”后依旧心怀热爱,那就“‘磕’下去,别放弃”,Andrea总结,“努力比天赋更重要,坚持下去总会看到成果。” 而对实在“不喜欢数学”、“心生退意”的学生,她也会尽力帮助他们找到感兴趣的方向。“可能我们失去了一位未来的数学家,却迎来了一位化学家,”她补充道,“真正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。”

数学之外,尽情探索 / GTIIT Faculty Features

传道受业以外,Andrea也是广以学子升学路上的坚强后盾。从学校的考量,专业的选择,到动机信的思路,推荐信的提供,当学生带着各种问题叩开她的办公室,她总会与他们细细交流,为这一重要决定“出谋划策”。这个过程,与其说是“帮助”,不如说是“合作”,她表示,“只有每个细节都打磨到位,才能得到如愿的结果。”

采访期间,“提出问题”“解决问题”“兴趣”“好奇”“想象力”是她言谈中的高频词,这样的热忱,不止在数学里,也在更丰富生命体验的探索中。

除了每学期教授两门课外,她为自己排了满满当当的“课表”——开展研究,准备演讲,指导博士生,参加研讨会,参与国际数学联盟相关项目,不断学习吸纳新的观点;也喜欢学中文,练瑜伽,户外徒步,在丰沛的体验中“充满电”。“广以是一个非常有爱的大家庭,”她笑笑,“环境舒心,学生可爱,同事有趣。”

在中国生活的四年间,她尽情探索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,热衷于研究潮汕美食的“混搭”吃法,也走过北京、上海、厦门、西安等城市。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,她与一群同事开启“桂林游”,在山水画廊中伴月同行,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。

三尺讲台,一生情怀。在徐徐展开的新课程中,Andrea将带领更多学子,思考、深耕、创造,驶向更宽阔的数学海洋。